前陣子,曾經的TVB老演員們掀起了一輪新的討論熱。
大家發現, 好些童年記憶熟面孔,都選擇從香港北上,在內地不同的城市工作與定居。
他們不僅參與各種綜藝節目或是懷舊直播,更是紛紛開設自己的短視訊賬號分享自己在內地的生活。
這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, 大概就要數TVB版《天龍八部》的阿紫、《鹿鼎記》的建寧公主——女演員劉喬方了。
盡管并非大眾審美中的美人長相,劉喬方依舊憑借著精湛的演技, 讓她扮演的阿紫一角被觀眾贊譽為「最美阿紫」。
在熒幕外的劉喬方自己,人生與感情同樣跌宕起伏。
出道演電影就拿到金像獎、戲紅人不紅,演了十幾年綠葉配角后卻患上抑郁癥,與男友相戀26年求婚被拒,至今無兒無女……
如今定居內地的劉喬方,卻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大眾對她固有的印象。
高開低走的事業
個子不高、臉龐圓圓、五官很清秀、放在娛樂圈的她并不是很出眾
但一雙明亮的眼睛卻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無論是嬌憨天真、還是狠辣犀利,她都能僅憑自己的眼神變化完美詮釋。
因著年紀輕輕就展露的演技,并不算美人的劉喬方一出道就觸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峰——
1990年,她參演的第一部電影《廟街皇后》讓她斬獲兩個金像獎: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獎。
頒獎典禮上,一身簡單白衣和一頭齊耳短髮,讓她在華服美人間顯得特立獨行。
如此優秀的開場,是對她專業的肯定,但也是對未來事業的挑戰。
彼時的劉喬方仍然對扮演不同角色有著期待,像每一個拿獎后的演員一樣憧憬著未來。
從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畢業的劉喬方算是TVB的演員中少有的科班演員,原本應該是最不受戲路限制的。
但在當時幾乎「十步一個港姐」的TVB,她并不算出眾的外貌成了發展的短板。
一開始, 給到她的角色還能有《日月神劍》的小蝶、《怒劍嘯狂沙》的色蘭這樣算得上女二號的角色。
但到了后來,劉喬方拿到手的角色, 幾乎清一色的「惡毒女配」或是女N號龍套。
就拿她最出圈的兩個角色—— 《天龍八部》中的阿紫和《鹿鼎記》中的建寧公主來說,都是人設不討喜、很容易被觀眾反感的角色。
在接受采訪時,劉喬方說自己也覺得很無奈:
「當時高層總喜歡把這種又難演又不討好的角色給我,那時我不懂得拒絕,完全不會說‘不’,給我的角色好好演,從不主動爭取。」
拿到角色后,她只能自己研究挖掘劇情與情緒,用自己的表演彌補角色本身的不完美。
于是后來我們看到了邪氣中帶著天真殘忍的阿紫,也看到了嬌蠻帶些「瘋」的建寧公主。
她為了演好阿紫,先是讀完整本《天龍八部》小說,再自行琢磨阿紫內在隱藏著卻也最有亮點的性格特質。
劉喬方為角色設計小動作、在對戲中反復調整眼神與表情,這才讓劇本中壞得扁平的角色有了別樣的魅力。
只是這樣出色的表演,不僅沒有讓高層關注她的專業,反而將更多同類型的配角甚至龍套角色安排給她。
究其根本, 劉喬方沒有生就一張「女主角的臉」,于是不管對戲時她的演技「碾壓」了多少漂亮的女主角,依舊只能是配角。
近十年的從業生涯里,她戲約不斷,幾乎每年都有好幾部劇集播出,但其中就連女二號的角色都很少,別說是做主角。
「全是重復又重復的角色,沒有了拍戲的熱情,沒有了動力。」
出道即是巔峰,接下來卻高開低走,劉喬方的糾結可想而知。
「我得了精神病」
1966年, 劉喬方出生在香港一個貧困又混亂的普通家庭中。
全家靠著父親開車的收入維生, 母親生育了9個子女,只能在家中照顧孩子操持家務,家庭經濟很差。
但就是在這種狀況下, 父親居然又帶回來一個女人,這個女人也生了8個孩子。
一下子有了十幾個兄弟姊妹,原本就很拮據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,與貧民窟中沒什麼兩樣。
也正是因為原生家庭的經歷,她從小就學會了萬事自己扛,獨立自主的同時少說話多做事。
不同于她塑造的絕大多數熒幕形象, 她本身的性格反而并不算外向開朗,即使有了不好的情緒也不愿向旁人傾訴,而是自己默默吞咽消化。
事業上遇到瓶頸,她選擇的不是拒絕不合理的安排、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角色,而是懷疑自己「運氣不好」。
2003年,劉喬方陷入了自我懷疑與情緒低谷。
身邊同期甚至晚于她拍戲的同事個個都演了大火的劇集主角,只有她不僅原地踏步,甚至隱隱還有退步的趨勢。
她說那時候看著別人演主角、出名, 自己只覺得又羨慕又嫉妒,更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。
某次和朋友一起聚會,她突然感覺心像掉到了地下一樣,整個人止不住地發抖。
整夜整夜睡不著,即使凌晨2點勉強入睡,也會在凌晨3點突然驚醒,那段時間她不止一次地想要消失在世界中。
最終一紙醫院鑒定書拍醒了她——醫生告訴她, 她得了抑郁癥。
那個時候大家對抑郁癥的認知還沒有現在這麼有共識, 劉喬方只知道,自己生病了,而且是「不光彩的病」——
「我得了精神病。」
求婚被拒卻一起走過26年
在狀況最差的幾年里, 是男友始終陪伴在劉喬方身邊。
外貌不出眾、并不富有、做著室內設計的工作、偶爾的興趣愛好只是攝影……
但在劉喬方眼中,男友非常有才華、盡管是完美主義但性格卻很好。
第一次見面時,她甚至生出了一絲自卑——
「他那麼好,怎麼會看上一個小小的演員?」
兩人的戀情水到渠成,男友愛好廣泛、性格開朗,最難得的是有著超出常人的耐心與體貼。
在劉喬方患上抑郁癥的3年,是男友的鼓勵與開導,讓她沒有在情緒的深淵里過度沉淪。
男友曾在她情緒崩潰大發脾氣時這樣安撫她:
「當你向我發脾氣的時候,我了解你是身不由己;我告訴自己,是你的精神又發燒了,就像感冒發燒一樣,沒有什麼區別,是不受你控制的,我相信你有能力把病消除!」
唯一的波折,就是在結婚這件事上。
剛剛交往時,劉喬方和男友都是不婚主義者。
充滿喧鬧與爭吵的童年、沒有愛與尊重的父母,讓劉喬方始終對婚姻帶著恐懼。
她一開始就和男友約定好, 可以一起生活,但不要踏入婚姻。
然而年紀漸長,劉喬方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紛紛結束單身、結婚生子,而不婚不育的她就顯得「格格不入」。
一場場朋友的婚禮與孩子出生的喜訊讓她壓力倍增, 想要「合群」的劉喬方動了結婚的念頭。
她猶豫而忐忑地向男友開口,問他愿不愿意娶她, 卻得到了拒絕。
男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她沖動求婚的根源:
「我不想你在一時沖動下做出令自己后悔的決定。因為我了解你,你愛自由勝過婚姻里的條條框框。」
他是了解劉喬方的, 她的本心中從來沒有走出過父母婚姻與童年生活的陰影,如果真的進入婚姻后,第一個要逃的可能反而是她自己。
「其實不一定要結婚的,我們兩個在一起開心就夠了,你不用勉強自己。」
雖然拒絕了她的求婚,但男友仍然承諾了未來在一起的生活。
求婚不過是一時的沖動、是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主流話語認可而違心的選擇,劉喬方被男友一語點醒,終于正視自己的內心。
無論是事業上的追求還是生活的方式,她都不自覺地陷入努力向主流價值自我證明的怪圈。
因為出道就拿了大獎,所以未來一定要成為大紅大紫的女主角;
因為和男友感情穩定,所以也要像身邊人一樣按部就班結婚生子。
劉喬方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,為了世俗意義的「成功」而拼盡全力、做各種違背本心的事,只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。
如果結果并不如人意,便陷入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。
最難的事,便是坦然地接受自己并不是那麼特別,只是最普通不過的一個人。
努力只是成功的條件之一,人們往往要過盡千帆才能明白, 平凡的人生才是常態。
她對演戲的執著來源于創造角色、感染觀眾帶來的自我愉悅,而非一夜爆紅或拿到某個獎;
她對感情的執著是因為深愛那個人,而非一定要結婚生子被周圍人夸獎一句「夠幸福」。
「我沒那麼慘,事業一直在進步,而且還有一個相戀20多年的男朋友,現在很幸福。」
·寫在最后·
劉喬方原本的名字是劉玉翠,已經用了大半輩子,2020年,她把名字改成劉喬方,并且搬到了內地居住。
有劇本和活動時,她就會接一接工作,無事時就到處看展、畫畫甚至跳跳廣場舞,悠閑地度過生活。
她玩笑地跟所有人說: 「我有領退休金的,生活不愁。」
過盡半生的劉喬方,找到了屬于自己最舒服的方式, 而隨之得到的真正「松弛感」,也值得很多人思索與借鑒。